12月31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2024年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2021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连续第四年发布营商环境指数。
据悉,该指数体系结合国际视野和本地实际,参照国家发改委指标体系及世界银行最新指标体系,结合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工作实际,构建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融资环境和社会环境6项一级指标,以及26项二级指标和112项三级指标。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成都高新区在营商环境单项评价中位列国家高新区第五。
科学评估显效能:营商指数稳步优化
《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综合得分达到88.37分,较2023年提高1.44分。其中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表现优异,分别为92.48分、90.58分和88.61分,展示了数字政务、法治保障和社会宜居性的显著提升。其中融资环境得分涨幅最大,提升了4.49分,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亮点。
经梳理发现,2024年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保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数字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指标。例如:新增了“跨境经营”指标,强化对企业国际化需求的支持;引入“智改数转”和“虚拟电厂试点建设”等指标,展现高新区在智能化改造与绿色低碳发展上的探索;优化“金熊猫积分贷”等金融支持工具,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同时,新增“智慧法院建设”和“破产援助基金”等指标,持续完善法治保障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成都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指数体系不仅指标科学合理、迭代更新,还体现了国际化视野的实践。”第三方智库机构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成果的背后,是高新区通过科学评价与精准服务双轮驱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和企业获得感。”
服务赢口碑:精准解决企业关切
指数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致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决心。而服务企业发展,始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目标。成都高新区将数字化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兑现、融资服务和载体匹配三大领域的改革创新,让企业发展更省心、更高效。
政策直达,兑现更高效。《报告》中政务环境指标高达92.48分,是成都高新区多年来持续以智能化政务服务不断优化企业体验的工作积累。
成都高新区“高新通”服务系统(小程序)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据悉,成都高新区依托创新打造的“高新通”平台,通过“政策画像”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传统政策申报的6个环节被简化为“数据比对、公示确认、资金拨付”3个环节,兑现效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惠企资金兑现时间从60天压缩至20天。
“成都高新区的政策支持,体现了服务的高效和精准。”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曾在采访中提到,“比如税收政策和补贴支持,我们都能快速申报和兑现,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和力度。”
融资解难,发展有底气。破解融资难,是成都高新区服务企业的重要发力点。
同2023年相比,《报告》指数体系中融资环境得分涨幅最大,上升4.49分。其主要得益于2024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精准构建企业“金融画像”,持续深化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贷”、构建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开展“税电指数贷”“税银贷”,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量身打造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方案,使企业资金要素可获得性显著提高。
精准匹配,企业安家无忧。在指数体系中,市场环境得分82.78分,体现了成都高新区在资源匹配上的精准创新。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通过升级打造“载体通”平台,针对企业获得办公场所、楼宇厂房、会议室等需求,运用二维地图、数字孪生技术等先进技术,深化楼宇“载体画像”工程,为企业提供在线比价与供需快速匹配服务。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95%以上楼宇厂房已实现“一库查找、精准匹配”,大幅提升选址效率。
“成都高新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支持。”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耀提到,“我们通过‘载体通’平台快速找到适合的研发场地,不仅满足了专业设备对楼层承重的特殊需求,也方便团队与其他科技企业协同创新,高新区的产业链配套与服务对我们全球化布局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数智筑未来:打造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理想之地
成都高新区不仅以智慧化手段护航企业发展,更用贴心服务筑起温暖的人文环境,打造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理想之地。
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程度是企业体验感的重要衡量标准。成都高新区以“一网通办”为抓手,推出“智问智办”“一码办成事”等创新服务,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不跑腿。目前,成都高新区“一网通办”事项超过700项,企业登记咨询电话响应率提升至94%。智能客服7×24小时在线服务,极大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智问智办’让我们处理工商登记和政策申请的效率提高了至少一倍。原来需要多次往返窗口,现在大部分问题都能在线解决,省时省力。”成都芯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张宇表示。
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智问智办的推出,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让政务服务更加精准、贴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系统功能,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主力净比则是指主力买入净额与卖出净额之比,也可以理解为主力资金的净买入额占市场成交总额的比例。这个指标用于衡量主力资金在一段时间内的买入或卖出强度,反映了主力资金与散户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
监管不是束缚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而是助力企业健康运行的“安全网”。成都高新区通过“智慧药安”系统,实现监管数据从采集、分析、应用的完整闭环,极大提升了基层药品监管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打造“智慧食安”系统,运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自动识别、抓拍并分级告警后厨违规行为,织密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网,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针对农民工欠薪难题,成都高新区打造“区块链+欠薪监管”系统,实现建设领域从派发工单到工资发放的全过程动态监管。目前,纳入系统的项目投诉率同比下降90%,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信任度同步提升。
“智慧监管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也让合作伙伴更信赖我们。”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CEO沈复民提到,“我们与成都高新区共同推进智慧化监管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化工园区和道路安全领域,正在积极推广新研发的平台。这种技术既让企业运营更透明,也减少了监管压力。”
目前,考拉悠然与慧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化工园区安全应急智慧管理平台,正助力更多企业加速“智改数转”。沈复民还提到,“成都高新区完善的产业集群和政策支持,为企业落地智慧项目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人才服务,构筑发展“生态圈”。在指标评价体系的六大维度中,社会环境得分达到88.61分,彰显了成都高新区在人文环境优化和人才服务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优化升级“人才通”服务系统,创新打造“人力资源画像”,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人才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让人才安心创业、无忧生活”。据统计,“人才通”系统已累计服务15万人次。
成都贝施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女士提到:“我们第一次聘请外籍员工来成都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签证办理、子女入学等。通过参加成都高新区举办的涉外服务沙龙活动,我们得到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和实用建议,很快解决了外籍员工的落户和生活问题。”
在常态化开展的企业服务活动中,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初衷是搭建优质的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用人需求。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人力资源画像’的功能,精准匹配企业和人才的需求。”
文/原野买股票怎么配资